近几年,法院的收案数量快速攀升,法官办案压力不断增大。地处湖南省中部的湘潭市岳塘区人民法院,为了改变这种局面,努力探索矛盾纠纷快速解决的有效机制,先后建立特邀调解、律师调解制度,并加强速裁与多元调解的纵向对接,以及与各乡镇司法所人民调解的横向联动,形成了以法院为主导的“新三调联动”大格局。通过积极向社会借力,在立案阶段用不到4%的人力化解了17.5%的民商事纠纷,案件平均办理周期仅为11.5天。湖南省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对此进行了专题调研,并给予了充分肯定。
律师加盟为当事人调心顺气
“法官,我们做工的企业倒闭了,工资还没有给,请你们帮忙解决一下!”5月7日上午,岳塘区法院立案大厅里十几名民工焦急地说。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,引导大家准备好相关资料,将案件转入了诉前调解。15起纠纷,2名调解员,3天时间,全部达成协议。这是岳塘区法院诉调中心调解员队伍日常高效工作的一个缩影。
岳塘区法院诉调中心调解员队伍有10名优秀律师加入。2017年10月26日,岳塘区法院成立了湖南省首个律师驻法院调解工作室,给该院的诉调中心增添了新的力量。在这群优秀律师的帮助下,半年以来,诉调中心共成功调解案件203件。
“我们以为打官司很复杂,没想到诉前调解3天就办好了,而且我们一分钱都没花。”农民工黄大哥很是欣慰。
在明星调解员朱河看来,诉前调解是一条解决纠纷的捷径,不需经过复杂的审判程序就能将矛盾化解,节约了大量的诉讼资源。“很多纠纷案件其实比较简单,甚至当事人打官司就是为了争一口气,有时候我们要做的,就是帮他们顺顺气。”朱河说道。
速裁团队让诉讼走上“高铁时代”
“在诉前调解过程中,我们发现有些案子虽然调解不成功,但是法律关系简单。如果机械地按程序走,难免会耽搁时间。”立案庭庭长李姜介绍道。为此,岳塘区法院成立了速裁团队,为诉调接力,在立案阶段快速消化一批简易案件。
一天,刚组织完调解的特邀调解员罗姨没有急着让双方当事人回家,而是找到了法官助理肖黎:“这个案子双方调解不成,但案情比较简单,我建议走速裁程序。”原来,周某向熊某借款5万元,因未如期归还引起了纷争。在诉前调解时,两人对借款本金没有异议,但对利息分歧较大。肖黎遂带着熊某去办理了转立案手续,随后立即向周某送达了开庭传票。3天后法官对该案进行了开庭审理,并当庭宣判。
“我以前也打过两个官司,但从来没有这么快,整个过程走完才11天,看来法院诉讼也走上了‘高铁时代’。”案子审结,熊某打趣地说。
岳塘区法院除了将调解不成的简易案件引入速裁,也会将一些未经诉前调解的案件在立案后委托调解,让速裁和诉调制度达到深度融合,相互汲取各自优势,发挥最大能量。
基层助力形成网格化调解机制
“庭长,你快看看这个案子!原告田某要求被告丁某把厨房换个位置,上次是丁某起诉要求田某把围墙拆除——这冤冤相报何时了啊!”立案庭小贺感慨道。
田大爷和丁大爷是邻居。因丁大爷的厨房烟囱正对田大爷的客厅,导致田大爷家里油烟味呛人。于是田大爷把围墙加高,用以阻挡油烟飘入。谁知丁大爷认为加高后的围墙影响了他家的采光、通风,于是诉讼至法院。法院判决田大爷自行将围墙恢复原状。
“他先违规建的厨房,没想到他倒恶人先告状!反正我不管,他让我拆围墙,我就要他拆厨房。”田大爷很气愤。
邻里纠纷常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起,有时一纸判决虽从法律层面上分清了是非,但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,社会效果也不是很好。为此,工作人员与两个老邻居所在的五里堆街道的司法所长取得联系,请他们先行调解,最终双方矛盾顺利解决。
岳塘区法院与各乡镇街道的司法所共同构建起网格化调解机制,借助其底子清、人员熟的优势,帮助化解一些邻里纠纷、婚姻家庭纠纷等涉民生案件。网格化调解运行半年以来,法院委托司法所调解成功13件,指导人民调解25件。
“多元化解纷不应只是法院‘独唱’,应有更多主体参与进来‘大合唱’,才能真正构建‘共建共治共享’社会治理格局。”岳塘区法院院长杨光华表示,“我们也将紧跟司法体制改革的步伐,继续为群众低耗、高效解决矛盾纠纷提供新路子。”
网站链接:http://rmfyb.chinacourt.org/paper/html/2018-08/07/content_142152.htm?div=-1&from=singlemess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