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法院文化 > 文化活动
心底无私天地宽
浯溪行有感
作者:沈启明  发布时间:2015-03-23 16:43:43 打印 字号: | |
  春雨绵绵,油菜花香,周末有一个大学同学小聚,地点选在永州,自己与长沙的新文同学驱车赶往永州市冷水滩,经过三个小时的奔波,与从广西桂林,海南赶来的同学在路口集合,真是人算不如天算,只相差不到十分钟,在永州工作的老刘老同学早在高速路口等待多时,毕业到现在快三十年,才见第一面,三十年功名尘与土,忆往昔峥嵘,喝了个酩酊大醉。第二天梦醒十分。老同学即招呼前往祁阳浯溪碑林参观,从永州市区开车出发,一边驱车同学一边介绍永州浯溪。

  浯溪碑林位于祁阳县城以南约三公里处湘江南岸的摩崖上,距离永州市区约五十多公里,是中国南方最大的露天碑林。乃中国三大碑林之一。公元764年,元结写下了《大唐中兴颂》,记述安史之乱,之后由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刻于摩崖上。元文、颜字,加上天工峭壁,构成了碑林的“摩崖三绝”,也是整个碑林的一大亮点。现存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历代名人的书、画、诗、词、题刻四百多处。浯溪印证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,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名言。浯溪长不过数千米,远有铁拐仙来此畅饮、元结来此赋诗填词,近有养育了近代杰出的革命家陶铸。因此,小小的浯溪也算是一个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,享誉海外的旅游胜地。被誉为形胜满湘中的浯溪摩崖石刻,处在苍崖石壁上,濒临湘江,巍然突兀,连绵78米,最高处拨地30余米,浯溪露天摩崖被称为南国摩崖第一家,乃神州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。

  我的同学一路讲解,没多久就来到的陶铸纪念馆大门,干道径头有一座青铜坐像进入了我们的视线,走近一看,上刻有“陶铸同志”四个大字,出自书法大师启功之手。陶铸同志安详而稳重的静坐在那里。他身穿大衣,手握住鸭舌冒,双目炯炯有神,表情庄重严肃。众人集体向陶铸同志鞠躬。尔后合影一张。

  陶铸同志作为我党重要的领导人之一,他的一生是传奇和伟大的,笔者上学时读过他写的《松树的风格》,大学对他的事迹又有了更深的了解。现在,真正走进陶铸纪念馆,敬仰之心,油然而生。纪念馆前立有两道映壁,书有心底无私天地宽,看他穿过的旧衣服,旧鞋子,亲笔所写的书札和手稿,很难想象这样一位曾经的共和国的国务院副总理,是如此的清贫和简单。陶铸同志在文学、诗词、书法上的造诣也颇深,一生写下了不少不朽之作,尤以《劲草小呤》《松树的风格》《理想、情操、精神》为著,《松树的风格》发表于1959年人民日报,这是一篇催人奋进的著名散文。陶铸同志犹如苍天的松树一样,不弃土地贫瘠,不怕狂风暴雨,不计回报索取,忠心耿耿,铁骨铮铮,艰苦备尝,奋斗不已,这正是优秀共产党员的风格。

  馆内陈列陶铸同志生平事迹,他提倡共产党员不搞特权,1948年10月陶铸同志任沈阳特别市委书记时,由于劳累过度,患病吐血,夫人曾志去市委食堂分了一只鸡给陶铸吃,陶铸批评曾志说“我们不能搞特殊,要与群众同甘共苦,莫说我们现在还很困难,即使将来全国解放了,我们共产党人也不能搞特权特权是腐败的象征,它会让我们失去民心失去江山。你去食堂分菜给我开小灶,虽然一番好心,但会影响我们的形象,所以,这只鸡我不能吃”最后,把鸡分给了司机和勤杂人员。讲解员说起迁坟迁居修水库的故事。1958年秋天,因抗旱的需要,祁阳县组织上万人走进深山,兴修石源洞水库,而水库建成将淹没三个村庄,当时陶铸正担任广东省委书记,他的老家陶家湾,他老屋和祖坟都将淹没。陶母听别人说迁坟、迁居会破坏陶家的风水,不同意迁坟也不准淹坟。陶母去广东陶铸亲自做母亲的思想工作,祁阳县委派人前往广东请示陶铸,陶铸当即答复:修水库是件好事,我要支持。随即给母亲写信,并给祁阳县委捎话:水库一定要修好,淹没的房子往高处搬迁就行。

  陶铸对党忠诚,不求回报,即使在文化大革命中,蒙冤受辱期仍然写信给妻子,信中写到“重上战场我亦难,感君情厚逼云端,无情白发催寒暑,蒙垢余生抑苦酸,病马也知嘶枥晚,枯葵更觉怯霜残,如烟往事俱忘却,心底无私天地宽”.表达这位无产阶级战士刚直不阿,耿耿丹心,大功无私,胸怀若谷的博大情怀,陶铸的女儿陶思亮在一封没有发出的信中写道:“这哪是一首诗,这是痛苦而坚强的心灵的跳动,它熔铸了您做为一个革命同志加丈夫的全部情感和信念”。

  从陶铸纪念馆出来,一路又参观了浯溪、浯台,感悟很多,心中久久不能平静,当今改革开放已经经历了三十年,物质财富相对富裕,但部分党员干部却慢慢被糖衣炮弹所吞噬,“老虎”“苍蝇”不断出现,前腐后继现象时有发生。我们是不是应该重温一下历史,在历史的脉络中找寻党性的根源。真正做到像陶铸同志那样舍小家为大家,真正做到心底无私心自宽,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。
责任编辑:沈启明